原创丨2025 F1中国大奖赛——迈凯伦“硬核”包揽冠亚军
在起步线上,17位车手选择了中性胎起 步,仅有兰斯·斯托尔和奥利弗·贝尔曼选择 了硬胎起步,而由于受罚从维修区起步的利 安·劳森也选择了C2配方的硬胎起步。尽管赛 前显示这场比赛应该是两停战术最为可行,然 而,由于硬胎在比赛周末的前两天没有使用, 比赛的进程和轮胎的表现,使得赛道上绝大部 分赛车转向一停策略。
随着正赛发车,排在杆位的迈凯伦车队奥 斯卡·皮亚斯特里率先冲出发车区,排在第二 位梅赛德斯车队的乔治·拉塞尔和第三位的迈凯伦车队兰多·诺里斯并行向前冲。从发车位 置看对拉塞尔并不有利,而在接近1号弯时迈 凯伦车队开始使用战术,皮亚斯特里压制了身 在内圈的拉塞尔,掩护诺里斯对拉塞尔进行了 超越。赛道呈现了皮亚斯特里第一、诺里斯第 二、拉塞尔第三的局面,最终梅赛德斯车队的 拉塞尔没能打破这一局面。
使用中性胎起步的车手在第10-20圈的窗 口进站,换上了C2配方的硬胎,皮埃尔·加斯利率先进站,而亚历山大·阿尔本和尼克·霍肯伯格则是最后进站的。同时,使用硬胎起步的三位车手的开场赛段则完全不同:劳森在第18圈进站,贝尔曼第26圈进站,而斯托尔一直到第36圈才进站。除了这三位车手,加布里埃尔·博 托莱托在开场圈直接进站换上了硬胎,在25圈之后再次进站,再换上一套C2配方硬胎。
周六的排位赛之后,车队在清理 使用过的倍耐力P ZERO轮胎
在周六的F1排位赛上,车手们争夺得十分激烈
在比赛的后半程,非常明显硬胎使用良好,性能衰退程度很低。只有汉密尔顿和红牛二队的三位车手执行了第二次进站,其他赛车则一停跑到了冲线。在使用硬胎起步的赛车中,斯托尔和贝尔曼在后半程使用了中性胎。
中国大奖赛以迈凯伦包揽分站冠亚军告终,奥斯卡·皮亚斯特里率先冲线,身后是队友兰多·诺里斯,这是澳大利亚车手F1生涯第三胜。对于这支英国车队来说,这是他们队史第191胜,同时延续了他们的 “三连胜”,也是迈凯伦在中国大奖赛的第四胜,该队在中国大奖赛的首胜在14年前——刘易斯·汉密尔顿在2011赛季为车队拿到了中国大奖赛胜利。而皮亚斯特里和诺里斯也为迈凯伦车队第50次包揽分站冠亚军,同时这是去年布达佩斯之后首次皮亚斯特里获胜、诺里斯拿到第二的比赛。
杆位发车的迈凯伦车队皮亚斯特里和第二位发车的梅赛德斯车队拉塞尔前后脚进站换上了倍耐力P ZERO白色硬胎
汉密尔顿获得周六冲刺赛冠军
梅赛德斯车队的乔治·拉塞尔本赛季连续第二场比赛拿到第三名,登上领奖台,这个领奖台是梅赛德斯车队队史第300次领奖台,其中129场胜利、98次拿到第二,以及73次拿到第三。在车队领奖台次数的榜单上,法拉利以829次领跑,迈凯伦以527次紧随其后,而威廉姆斯车队以313次位列第三。温和的天气和相似的轮胎策略,再加上各个车队越来越接近的赛车技术,赛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更平和。不仅是上赛重新铺装的赛道让每位车手的圈速都有所提升,另外全新C2配方硬胎也让车辆可以实现更快的车速,同时又保证了轮胎更少的磨损,这也使得更多的车队采取了1停策略。 在正赛上诺里斯以1分35.454获得全场最快单圈。
迈凯伦车队皮亚斯特里获得冠军
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伊索拉 (Mario Isola)说:“这场大奖赛的一大关键是 知晓硬胎在这条赛道的表现情况。显然,这个比赛周末前两天、尤其是冲刺赛收集的数据, 给了车队方向,如何改变赛车调校尽可能保护前轮,因为前轮最容易出现颗粒化。赛道演进程度意味着,中性胎的性能衰退程度也要比冲刺赛时好不少,不过对于一些车队来说,轮胎磨损仍然严重。在这方面,硬胎只有很有限的颗粒化情况,更重要的是硬胎在长里程赛段中表现非常稳定,使得有些车手在收官阶段都能发起攻击,比如我们看到维斯塔潘的情况。在评估C2配方硬胎的表现时,一个需要计入考量的因素是这是2025赛季轮胎系列中改变最大的一款轮胎,因此这款轮胎也是所有车队最不了解的一款。”
周冠宇依然是赛场热点
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伊索拉 (Mario Isola)还表示:“总的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比赛周末,尤其是这条赛道拥有全新的赛道表面,圈速提升很多。在开季的‘背靠背’ 完成之后,F1将短暂休整,之后将迎来一次 ‘三连背靠背’,从4月第一周的铃鹿赛道开始,这三站比赛的赛道特性差异巨大,总能带来精彩的比赛。”
赛场上同样诱人的是F1学院赛事。法国车手多丽安·平赢得了该项赛事上海站第二场比赛的胜利,这是今年F1学院赛事的揭幕 战,这一女性赛车比赛同样由倍耐力担任独家轮胎供应商。在梅赛德斯的支持下,平代表 Prema车队出赛,战胜了该项系列赛的另一位老熟人由法拉利支持、代表MP车队从杆位起步的玛雅·维格。和她们两位一起登上领奖台的,是红牛支持的坎波斯车队车手克洛伊·钱伯,这位今年第二年参加该项赛事的车手,在倒数第二圈超越了Hilffger支持的MP车手阿尔巴·拉尔森。第一场比赛的获胜者,英国车手阿丽莎·帕尔默斯基第六名完赛。目前,平的积分是31分,领跑车手积分榜,维格落后5分,钱伯则落后7分。坎波斯车队以50分的积分领跑车队积分榜,身后是积分为40分的MP赛车 队。这项赛事今年一共有七站比赛,第二站比赛将于4月18-20日在吉达赛道进行。
在赛场上和赛车一样诱人的是F1安全车和医疗车。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AMG GT家族从2015年起,连续11年担任F1赛事安全车。自2022年起至2025新赛季,安全车和医疗车由曾经创下 “纽北最速量产车” 纪录的 AMG GT Black Series与AMG GT 63 S 4MATIC+四门跑车分别担任。
除了赛道上的异彩纷呈,在赛道外也是充满看点,AMG带你追F1,通过丰富的品牌体验和赛事文化触点,AMG不断激发着志同道合的车迷和粉丝的热爱,推动汽车文化和赛车运动的发展。F1中国大奖赛期间,AMG在上海开启 “2025 梅赛德斯-AMG F1尊享体验”,打造三大精品车型展示区和城市试驾体验, F1 W 14 EPERFORMANCE赛车展示车、全新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AMG SL 63 赛道特别版等车型亮相城市地标,让车迷亲身感受赛事运动和星徽赛车的魅力;AMG官宣全新品牌大使苏翊鸣,旨与更多年轻群体在 “车友赛道”上,为极致的热爱与梦想,一同极速飞驰。
驾驭 “技术赛道”,AMG以赛道为试炼场, 将在赛道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下放至量产车型, 驾驭高性能车和跑车的技术赛道,将驾驶乐趣带给更多性能爱好者。今年,AMG GT跑车的第二代车型、AMG独立研发的第5款车型—— 全新AMG GT家族亮相中国市场。搭载直接从 F1赛车下放的EPERFORMANCE高性能混动技术的全新GT 63 S E PERFORMANCE于1月上市;纯燃油车型成员,搭载 “一人一机”V8发动机的AMG GT 63 4MATIC+在品牌之夜中国首秀,以经典GT美学和AMG尖端驾驭科技,塑造 “性能豪华” 的崭新旗舰。
梅赛德斯-AMG F1马石油车队F1车手基米·安东内利在“AMG品牌之夜”与车迷见面
星美术馆内,梅赛德斯-AMG F1马石油车队W 14 E PERFORMANCE赛车展示车亮相 “AMG品牌之夜”,再现2023 F1赛季 “银箭” 出鞘的速度锋芒。今年,在 “全球最快的试炼场” ——F1赛道上,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在2025新赛季,以新赛车、新车手的新面貌,开启在F1赛场上的新篇章。在 “AMG品牌 之夜”最热闹的是和F1历史上第三年轻的F1车手基米·安东内利一起体验AMG品牌之夜。 安东内利启用“新号码”12号首次出征上海站。
倍耐力为2024 F1中国大奖赛提供了红色软胎(C2)、黄色中性胎(C3)、白色硬胎(C4)3款轮胎配方设定
在揭幕战澳大利亚站上,梅赛德斯-AMG 马石油F1车队取得开门红,拉塞尔与安东内利三四带回,车队并列积27分,领跑车队积分榜。一直以来,AMG不仅是赛道的常胜客,也不断推动尖端赛道技术在量产车的下放。当下,AMG坚持 “以性能为导向”,以覆盖燃油、 高性能纯电、高性能混动的多元技术路径,满足不同高性能爱好者对非凡驾驭的向往;与此同时,AMG与HPP密切合作,将多项来自赛事运动的技术积累转化为量产车技术,助力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