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全球视角下的极光湾科技蓄力向新
2025年“中国心”专家团队再次走进极光湾科技,践行一年一度的技术邀约。初始,我们只是惊讶于其今年动力产品投放的密集度,毕竟全年十余款的全新动力总成的投产数量,在全球市场也是罕见的。而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了解到企业内部的变革调整,我们更惊叹的是全球视角下的企业蜕变速度。
9月2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姚春德,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与极光湾科技全球研发负责人、吉利动力研究院院长赵福成,围绕当前企业、行业关心的热点话题开启了一场深入长谈。
技术厚积薄发 新品井喷式投放
“我们注意到,今年极光湾科技的动力新品投放速度明显加快,这是市场需求拉动的还是固有的产品开发、投放节奏?”姚春德教授一开始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2025年是极光湾科技动力总成投放的大年。全年有十余款产品将投入量产。”赵福成院长表示新品投放加速的原因,一方面最近几年动力技术领域的产品迭代速度本身就在加快;其次客户整车推出产品的节奏也加快,最重要的是公司这几年开发流程和体系上持续改进和优化,在同等交付质量情况下,开发周期显著加快,具备快速交付的能力。
“从首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MR479Q下线,经过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新能源电气化等四个时代产品的进化,以及通过融合全球技术后的大发展,实现中国动力供应全球市场,到现在第五代产品技术的迭代,这条路吉利动力或是极光湾科技走了将近30年。”杨建军说。
“极光湾科技是自主创新的受益者,也是开放合作的受益者。如何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在企业不同的发展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赵福成表示,企业必须清晰定义什么是自己的“灵魂”,什么是可以合作的“肢体”。在主营业务核心领域,一定需要进行深度自研,或通过开放合作学习,逐步建立行业领先的自研能力和体系,构建技术壁垒;在非核心领域可以广泛合作,加速迭代,相互补短,而在前瞻领域则可以考虑共同投资,规避风险。
吉利动力发展经历了5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动力1.0阶段,公司动力实现从无到有,开创了企业由买到造的格局,也是企业动力开发全面自研的新起点;动力2.0阶段,企业自我创新,逐步迈入从有到优的阶段;动力3.0阶段通过与沃尔沃动力充分合作开发了多款动力产品,并实现了技术引领,进一步打开了企业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视野;动力4.0阶段全面向新,聚焦新能源时代动力产品的开发,发布了当时技术上全球领先的多款混动发动机和混动变速箱产品,也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动力向新能源动力转型;动力5.0阶段则是持续进化,在包括性能,效率,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突破极限。
“与沃尔沃的合作对公司动力开发能力的提升影响很大。在这个阶段,通过与沃尔沃动力的对标融合学习,公司研发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这些软实力方面实现了深度重构。而这些技术体系的深厚沉淀,也支撑了公司在新能源时代快速转型成功,并在技术上实现快速引领。这为公司后期在动力总成领域与奔驰等国际头部主机厂展开合作,培养了具备全球化、国际化视野的团队并形成方法论,同时也为今天极光湾科技或浩思动力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赵福成说。
从企业发布的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浩思动力的发动机与变速器销量分别为223万台、189万台,实现收入471.13亿元,净利润9.66亿元。其中极光湾科技上半年成功销售交付188万台动力总成产品,全年将挑战年500万台动力总成的销售目标,今年预计增幅在40-50%。
新定位需要新战略 新方向催生新能力
“作为一家国际动力品牌,公司更重视自身哪方面的竞争实力,有哪些重点市场拓展规划?”杨建军询问。“实际上随着极光湾科技及浩思动力的成立,企业的角色和定位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要独立生存,另一方面要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赵福成表示,我们要根据新的业务方向独立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的战略规划,而不是像以前只是进行战略分解就可以,二是要求我们具备理解全球客户需求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产品战略规划能力,能根据需求制定产品规划方向。
“在主营业务领域,我们也必须持续强化全流程自主研发能力及正向成本设计能力。打造全球制造能力及供应链质量保障体系,也就是要具备为全球客户交付高质量高可靠的产品的能力。”赵福成说。
合资公司集合了吉利动力、沃尔沃动力及雷诺的动力资源,产品能够全面覆盖内燃机及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满足全球乘用车80%以上的市场需求,全球市场覆盖超130个国家及地区。谈及市场拓展计划时,赵福成表示,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在合适的地区实现可持续增长。我们相信我们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美国市场,在南美市场我们也将继续巩固在可替代燃料技术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为将来向印度等其他新兴市场转移核心技术积累奠定基础。
“当前欧美车企逐步放慢了其电动化进程,美国市场甚至出现鼓励燃油车发展的态势,您如何看待未来全球动力竞争格局的走向。”杨建军问道。
“我们相信行业和市场已经意识到,纯电和纯燃油并不能反映动力总成的未来。事实上,包括内燃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在内的每种动力总成类别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市场,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赵福成表示,对于一些人口稠密、城市化程度高、电网连接丰富的市场来说,全面电气化是可实现的动力解决方案。而对于那些需要保持城乡长距离连接的较大国家和地区而言,内燃机车和混合动力车的能量密度是当下且未来许多年内的最优选择。在替代燃料和合成燃料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背景下,内燃机和混合动力车辆完全符合许多地区的减排和控制目标,因此提升内燃机性能,依然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途径。
存量市场博弈 转向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增量市场下,企业竞争可能更看重速度和效率,而在存量市场中,企业更多地要比拼性价比和品质。当前汽车行业抵制恶性竞争,推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呼声很高。
“最近市场各方都在呼吁整顿行业不正之风,重塑市场良性竞争规则。对此极光湾科技是怎么应对的?”姚春德问道。
“重塑市场良性竞争规则,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努力—企业需自觉守住经营和竞争底线、行业协会应强化自律和监督、政府主管部门则需完善法规并加强监管。最终目的是引导市场竞争从单纯的价格战、营销战,转向技术、质量、服务、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赵福成表示,当前市场下的公司的竞争策略是继续多元化技术路径、强化成本控制与规模化效应、加快全球化布局与资源整合,坚持开放合作与生态共建。